详情
张东玲

个人事迹

真情显担当 爱洒援疆路 ——记河北省沧州市第九批援疆医疗队领队、轮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东玲

东玲在为孩子检查身体。图片由张东玲本人提供  

 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南麓,河北省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张东玲三次援疆,践行初心、勇担使命。作为儿科医生,她大爱无声,用心为每位患儿诊疗;作为医疗领队,她带领队员做好“传帮带”,为受援医院填补技术空白;作为民族团结使者,她资助家庭困难孩子,帮扶困难群众,将燕赵儿女和轮台人民的心紧紧相连。

  三次援疆路,张东玲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。2015年8月,张东玲来到轮台县人民医院儿科工作。不久,她发现儿科医务人员普遍欠缺理论知识,诊疗水平有待提高,于是当即下定决心,要为该医院建立完善的新生儿医疗体系,带出一批优秀的儿科医生。

  “只有精准培训,才能快速提升医师素质。”张东玲说干就干,组织儿科医务人员定期开展业务讲座,进行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操作培训。目前,张东玲重点培养的4名年轻医生已成为科室业务骨干。

  张东玲还帮助轮台县建立健全医疗体系,促成沧州市与轮台县之间开通远程医疗会诊平台。在她的努力下,轮台县人民医院建成了心内科、消化科和中医科等特色医疗科室,并填补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。

  三次援疆路,张东玲为患儿撑起了生命保护伞。“作为医务工作者,职业有生涯,爱却无疆域。”张东玲说,能为巴州这片她深爱的土地尽一份力量,感到无比开心和自豪。

  2016年的一天,正在查房的张东玲突然接到医生电话:一名刚出生的早产婴儿心跳微弱,生命岌岌可危。她火速赶到手术室进行紧急抢救,但由于患儿病情较重,急需转入上一级医院继续救治。“马上送到巴州人民医院抢救!”张东玲当机立断,并护送患儿到巴州人民医院,使其得到及时救治。

  三次援疆路,张东玲用行动诠释了跨越千里的情谊。张东玲带领医疗队,深入社区、乡村,开展义诊活动20多次,并赠送了2万多元的常用药品,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轮台镇亚克巴格村的迪力夏提·亚森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迪力夏提2016年考入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,由于他的弟弟小时候因病致残,家庭生活困难,导致他面临失学境地。张东玲得知消息后,决定帮迪力夏提完成学业,每月资助200元,还经常为其购买衣物和学习用品。2019年,迪力夏提毕业后,考入轮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。

  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,张东玲第一次在轮台县开展援疆工作。2020年4月,她作为沧州市第九批援疆医疗队领队再次进疆。2021年10月,她又向组织提出申请,开始了第三次援疆工作。正是在三次援疆工作中的优秀表现,张东玲先后获得河北省“最美支边人”“最美医护”“自治州民族团结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如今,张东玲的援疆路仍在继续。“‘五一’假期过后,我将带领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再次来到巴州,开启我的第四次援疆之路。”张东玲说。(记者 廖军)